入选标准:
本品为小分子免疫激动剂
在开始研究治疗时,每个病人需要满足所有入选标准和不能符合任意一项排除标准。
1. 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好。
2. 年龄≥18 岁且≤75 岁,性别不限。
3.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证实为晚期恶性实体肿瘤且经至少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
4.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证实为中等量或中等量以上的恶性胸腔积液,且需要引流(中等量胸腔积液的定义:卧位 B 超检查胸腔积液≥3cm,坐位 B 超检查胸腔积液≥4cm,并伴有胸闷、气促不适等临床症状)。
5. 末次系统性抗肿瘤治疗与首次研究药物给药需间隔≥4 周或药物 5 个半衰期的洗脱期(局部放疗洗脱期 14 天);但如受试者末次系统治疗方案至少 2 个疗程后,出现新发胸水或当前胸水控制不佳,则无需洗脱期间隔。
6. 根据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V5.0 判定,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任何毒性反应恢复至 0-1 级,注:脱发、色素沉着和≤2 级的神经病变、激素替代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其他确认转为慢性的不良事件除外。
7. 卡氏评分(Karnofsky)≥60 分或体能状况评分(ECOG PS)≤2 分。
8. 预计生存期≥3 个月。
9. 主要器官功能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 7 天内,符合下列标准:
血常规检查标准(14 天内未输血状态下):
• 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 ^ 9 /L;
• 血红蛋白≥9g/dL;
• 血小板≥100×10 ^ 9 /L;
生化检查指标需符合:
• 总胆红素≤1.5×ULN;
• ALT≤2.5×ULN,AST≤2.5×ULN,如伴肝转移,则 ALT 和 AST≤5×ULN;
• 血清肌酐(Cr)≤1.5×ULN 或肌酐清除率(CCr)≥60ml/min;
•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凝血酶原时间(PT)≤1.5×ULN。
10. 研究首次给药前 1 个月内未行胸腔内药物注射。
排除标准:
1. 已知对研究药物或其辅料成分过敏、或曾出现过严重的需要临床干预的过敏反应、或属过敏体质。
2. 胸腔积液位置不适合引流或患者不会从胸腔内给药治疗中获益(例如:分隔严重)。
3. 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导致临床症状或需要治疗干预者;既往接受过脑转移治疗的患者若在首次给药前≥4 周内无症状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疾病稳定,且不需要皮质类固醇或抗惊厥治疗可入组。
4. 存在任何重度和/或未能控制的疾病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
a) 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收缩压≥160 mmHg 和/或舒张压≥100 mmHg)患者;
b) 患有 I 级以上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包括 QTcF ≥480ms)或≥2 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c) 多普勒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正常值低限(50%);
d) 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病;
e) 肾功能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f) 尿常规提示尿蛋白≥++,且证实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1.0g 者;
g) 具有癫痫发作并需要治疗的患者。
5. 曾使用过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激动剂、TNF 类药物(如天恩福)胸腔注射。
6. 研究首次给药前 4 周内接受过其他研究药物的治疗。
7. 有免疫缺陷病史,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阳性或患有其它获得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有器官移植史者。
8. 无法控制的全身感染或活动性感染性疾病,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且乙型肝炎病毒 DNA 超过
1000IU/ml、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或 RNA 阳性。
9. 经研究者判断,患者存在任何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本临床研究。
研究流程如下:
本研究 I 期剂量递增部分共设置 6 个剂量组:50 μg、150 μg、300 μg、500 μg、750 μg、1000 μg 分别在 50 ml 溶液中,采用“3+3”设计进行剂量递增,共计划入组约 18~36 例,每个剂量组将纳入 3 例~6例可评估患者。剂量递增将持续递增直至发现 MTD。如果 1000μg 仍安全耐受,将根据前期数据结果决定是否继续剂量递增,后续递增比例为 25%(可根据前期数据结果调整剂量递增比例),直至 MTD 或RP2D。在剂量递增阶段,如没有达到剂量递增停止标准,但基于前期的数据,研究者和申办方综合评估后,可决定是否递增至下一个剂量组。患者的总数将取决于所需的剂量递增队列的数量。其中,计划将在剂量递增阶段 500 μg 或拟 RP2D 剂量组进行药物代谢转化研究,收集该剂量组患者给药前后的血样、尿样和粪便以分析药物的转化情况。
研究药物的用量用法:JMKX000197 注射液,规格:1mL:1mg
每个剂量组:每周给药 1 次,连续给药共 2 次。
血浆样本 采集及处理方法
PK 样本采集:
Ⅰ期剂量递增研究剂量组:每组(D1)给药前(60 min 内)、给药后 5min、10min、30min、1h、2h、4h 共 7 个时间点采集 PK 血样,每个时间点采集约 4 mL 全血。测定血浆中 JMKX000197 的浓度,评估 JMKX000197 在 MPE 患者体内的 PK 特征。试验过程中,PK样本采样时间点可以根据已获得的 JMKX000197 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适当调整。
PK 样本的处理方法:
使用 K 2 -EDTA 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全血,每管 4 mL,采集完成后立即轻轻翻转数次以确保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采集完成后立即置入冰浴中。样本于采集后 30 分钟内离心,2-8 ℃(设定温度 4 ℃),2000 g,离心 10 分钟。所有离心后血浆样品在冰浴中被分成两份,其中取约 0.8 ml 血浆加入到检测管中,其余血浆放入到备份管中。于样本采集后 1 h 内转移到-80 °C 冰箱,供药代动力学分析。对于药物代谢转化研究(计划在递增研究中的 500μg 组或拟 RP2D 组开展),所有离心后血浆样品将被分成三份,其中一管存入 0.8 mL 用于 PK 检测,0.3 mL 用于代谢物研究,剩余转移至备份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