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招募信息 >

再极MAX-10181-003联合MAX-10181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入排标准

招募状态: 招募中 免费入组

提示:找不到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没关系,联系我们,为您精准匹配!

试验评分:
治疗阶段:
一线失败后
药品名称:
MAX-10181-003
适 应 症:
实体瘤
癌      种:
实体瘤

入组要求

年龄为18岁以上;
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1)鼻咽癌:既往经过一线系统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一线推荐方案的不适宜局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对于初治患者既往接受标准治疗方案后6个月内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则原治疗方案定义为该受试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胃癌:至少经过二线系统治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一线强化疗的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
除晚期鼻咽癌和胃癌以外的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3)
不可获得标准治疗或标准失败/不耐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卡培他滨单药为标准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根据RECIST1.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患者至少有一处影像学(CT、MRI)可测量病灶。
既往任何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等引起的非血液学毒性必须恢复到≤1级(脱发除外)。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分。5
6预期生存期3 个月。
如曾接受过抗肿瘤治疗,需满足以下情况:
全身放射治疗距离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3周,>30Gy的胸部放疗需间隔需>6周,局部放射治疗或骨转移的放射治疗距离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2 周。
大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距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4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距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乡2周。
既往化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肿瘤疫苗、细胞因子或控制癌症的生长因子)等抗肿瘤治疗距离本研究首次给药间隔≥4周(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6周),或间隔>药物5个半衰期(以先发生者为准)。具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距首次给药间隔>2周。实验室检查器官功能水平符合下列要求:
血常规(筛选期样本采集前14天内未输血、未使用G-CSF):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x10,血小板计数>100x10,血红蛋白>90g儿(胃癌患者允许>80g/L);
总胆红素≤1.5倍正常值上限(ULN):AST和ALTS2.5倍UN(肝癌和肝转移时允许总胆红素≤5倍正常值上限,AST、ALT≤5倍正常值上限);
血清肌酐(Cr)≤1.5 倍 ULN或Cr清除率≥60ml/min(Cockcroft -Gault公式);
左室射血分数(IVEF)>50%;
Fridericia 法校正的 QT间隔(QTcF)男性<450 ms,女性<470ms(若首次检测结果不达标,可取3次检查校正后的均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上限
排除标准
首次给药前3年内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但已治愈或至少3年连续无疾病的局部癌症除外,如宫颈原位癌、痊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它已治愈的原位癌。
首次给药前4周之内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重大外科手术(诊断性活检除外)、活疫苗或减毒疫苗、参加其他治疗性临床研究的患者。
有临床症状的脑转移、脊髓压迫、癌性脑膜炎,或有其他证据表明患者3.
脑、脊髓转移灶尚未控制,经研究者判断不适合入组。
任何影响试验药物口服和吸收的因素,如无法吞咽、胃肠道切除术后慢性腹泻和肠梗阻等。
过敏体质者,或已知对研究药组分有过敏史者。
具有未能良好控制的心、脑血管临床症状或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6.况:纽约心脏协会(MYHA)心功能分级I或IV级、难以控制的房颤、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严重脑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
7伴有活动性肺结核、>2级间质性肺炎或现伴有严重活动性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需要全身性治疗者:
排除急性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乙肝:定义为HbsAg 和/或 anti-HBc 阳性且HBVDNA拷贝数>1x10*拷贝数/ml或>2000IU/ml;丙肝:定义为HCV抗体阳且VRA。
患有活动性(包括 HIV 检测阳性)、或有免疫缺陷病史且有可能复发的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或高风险(如接受过器官移植需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但允许患以下疾病的受试者入组:
采用固定剂量的胰岛素后病情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
只需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上一篇:广州再极医药MAX-40279-01 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成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复发或难治 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单臂、多中心
  • 下一篇:西比曼靶向GPC3装甲型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C-CAR031
  • 评论专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luckyssdog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