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将以 2:1 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受试者将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集(简称单采),桥接治疗(如必要),清淋预处理(简称清淋)以及 IMC002 单次输注;
对照组随机后进行单采,之后将接受 ICT,直至发生毒性不耐受、疾病进展(PD)、开始新的抗肿瘤治疗或死亡。对照组在 ICT 治疗后出现 PD 或毒性不耐受的情况下,经充分评估合格的受试者可接受清淋及 IMC002 治疗。对照组用药:
甲磺酸阿帕替尼
紫杉醇单药
多西他赛单药
伊立替康单药
年龄18-75 岁目标患者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
1.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治疗失败(影像学进展或临床症状恶化,或不耐受经研究者充分评估后也可入组研究)
2.如一线治疗同时使用了包含紫杉类[或蒽环类]、铂类和氟尿嘧啶类
三种药物,经研究者评估疾病进展,也可作为合格的受试者入组
3.新辅助/辅助治疗结束 6 个月内若发生疾病进展也视为一线治疗失败。
病灶要求按照 RECIST1.1 标准,至少有一个可稳定评估的靶病灶(其中最大病灶应≤5cm);肿瘤负荷小优先CLDN18.2 靶点要求≥2+ 40%HER2 表达要求排除已知 HER2 表达阳性(定义为 IHC 3+,或 IHC 2+ 且 FISH+)。肿瘤组织样本1、可提供 2 年内的组织切片/蜡块,胃切除患者尽量提供新穿刺转移灶切片
2、不少于 6~10 张新切割的 4~5um 厚未染色组织切片,如没有既往切片是否可以重新穿刺取新鲜组织其他
1.总体状态好的患者:ECOG 0-1;有足够的器官和骨髓功能(实验室检查符合入排)
2.排除 HBV/HCV/HIV/梅毒/EB 病毒/巨细胞病毒/HTLV 感染
3.排除严重、无法控制的其他疾病以及有重大出凝血障碍或明显出血风险(便潜血阳性并且有黑便的患者须排除)
4.CT/MRI 或结合胃镜检查,有原发病灶深大溃疡,或吻合口复发且肿瘤浸润全层、或肿瘤病灶浸润大血管等具有出血或穿孔高风险的患者。
5.排除存在低白蛋白血症,建议 ALB≥30g/L(CLAUDIN18.2 靶点靶向治疗与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相关,白蛋白较低者入组后可能会有白蛋白进一步降低风险)
6.广泛肝转移,满足以下任意一条排除:
1)转移灶长径之和大于等于 10cm
2)转移灶占肝脏体积:>50%
7.广泛肺转移,满足转移灶占肺部体积>30%排除
8.承重骨骨转移排除,其他骨转移具体分析。
9.既往接受过 CLDN 18.2 靶点药物治疗的患者,建议间隔一线,并且需要重新取标本检测靶点
10.伴脑转移除外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消化道肿瘤等多种上皮来源肿瘤组织上呈现高表达,在结直肠癌和胃癌上表达率均在90%以上。同时,EpCAM可以作为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治疗靶点,且转移灶的EpCAM表达往往高于原发灶,并不会因为转移导致抗原的丢失。因此,EpCAM CAR-T可以同时靶向原发灶、CTC、转移灶。IMC001的开发旨在通过靶向EpCAM,解决转移和复发难题,为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